小学语文学习规划和方法

语文这门课说起来颇有点玄幻,小学阶段数学和英语稍微抓一抓就上去了,唯独语文,又是背又是默,费了茫茫多的力气,有时候也就勉强跟上大部队。像一年级英语和数学,如果能雷打不动一天花20-30分钟,那考试拿个优基本不在话下。但语文就不行,拼音得花20分钟,默写20分钟,抄写20分钟,一天一个小时还是觉得不够,放娃出去考试家长心里都是没底的。

但语文学习往往又具有年级越高越不重视的趋势。越是到初中、高中,语文成绩就越趋于稳定。既不容易不及格,又不容易考高分,投进去的时间还和分数的提高不成正比,所以很多学生宁可把力气花在理科、英语上面。

恳请所有新关注我的朋友先阅读一句话:文章仅为我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一切以你为准。别辩,浪费时间。好啦,正文开始:

小学就是地基工程
 

今年5月份我在浙大培训的时候,专家学者讲了很多,包括高考改革、国家教育发展方向等等,我的理解是:这是个语文重新崛起的时代。“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把“文化自信”放在最后,是因为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可以说,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繁荣兴盛,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既体现在以儒为主、最终糅合儒佛道三者的思想体系方面,也体现在重道德、强调道德自律的群体本位伦理文化体系方面;既体现在“人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评价方式上,也体现在“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敬业标准设定上。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要抓教育,特别是语文。
 

美丽幽静的浙大

什么事都是有成本的,脱离了机会成本,空谈重要性其实毫无意义。写字好重要吗?当然重要,老师喜欢,孩子自信,卷面整洁,分数高,日后还有发展书法爱好的可能性。但时间是有限的,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写字上投入多了,势必要缩减其他的投入。

每个家庭对每个项目的判断排序也是不同的,同样的时间是用来写字好还是阅读或运动好,答案可能迥异。所以,遵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就好。没有一招鲜的办法,关键是思考,判断,找到适合自己和孩子的发展方法和方向。我只是针对小学阶段,我认为小学阶段就是地基工程,要为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打基础,要抓阅读。
 

家长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是马拉松长跑中的指导教练,要有科学系统的方法和长远深邃的眼光。小学教育教什么?仅仅是知识吗?依我看,知识仅仅是表层部分,最深层的应该是思维方法。语文思维、数学思维关联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推理思维,这些思维在孩子的脑海里成型了、扎根了,才能演绎出创新思维。小学教育就是地基工程,直接决定大楼的高度、宽度。

家长需要提高认知水平,开拓眼界,提升格局,多思考,勤总结,一针见血、有的放矢、高瞻远瞩的引导孩子。“语文”作为一门课程的名称,其基本内容包括听、说、读、写的训练。
 

叶圣陶说:“‘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损。”

如果孩子只是在学校里面完成普通的标准动作,去分析字、词、句、段、中心思想,而不去读一些经典,不对文字下一些功夫,加强一下功底的话,如果他在表达方面只是平铺直叙,没有文学润色的话,那么他可能会在这个语文重新崛起的时代里掉队。一二年级,字词是基础,识字量越大越好;三四年级,文章结构是基础,看书越多越好;五六年级,文章思想(文章本质)是基础,看书越深越好,为初高中打好基础,实现爆发(字数所限,我说的有些绝对,程度自己掌握)。 

在宝宝上小学之前,也就是幼儿阶段,我没有任何的教育想法和做法,因为我当时工作非常忙,压力也非常大,经常加班加点,也没意识在教育上要怎么样,宝宝可以说处在天然生长状态,没有任何的学习教育和人为干预(英语启蒙磨耳朵、读背古诗词、学数字算数,音乐舞蹈一概没有),但就有一点,现在想想也是无意识为之:阅读。语文学习归根到底要放到阅读上。

这点得感谢宝宝爷爷,买了好多书,天天给她读,一读就是2/3个小时,而且是指读(宝宝也没怎么看过绘本,直接就是格林童话之类的文字书),这样的状态大概是2年多,到了快5岁的时候,她突然要求自己读书,说爷爷讲得太慢。

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要培养孩子了,开始介入给她选书、买书,到她上一年级,我开始学习家庭教育、心理学,开始深入思考如何培养孩子。宝宝的专注力非常棒,她学习和看书的时候,完全沉浸其中,丝毫不受外界任何影响,跟她说话她是听不到的(现在想想,可能就是小时候爷爷讲故事书打下的基础,2/3个小时的听、看,中途不打断)。言归正传,上学之后,语文是这么做的:
 

1.字词是基础。以课本生字表为纲,抄写、默写生字词,一定要烂熟于心。以《画说汉字》为载体,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每周以一首古诗或者古文为模板和切入点,对照画说汉字翻译,三年下来可以把必学汉字彻底掌握,从某种角度讲,孩子的字词这方面的功底会很深厚,关键是坚持,效果会很好,消灭杜绝错别字。同时也可以当做字典用,直接查生字。
 

这套书将小学3~4年级所需要识记的900个汉字,进行详细的图文解读。

画说汉字是以课本生词表排序的,当作字典的时候查阅起来难免有些费力,所以就把目录整合,方便查询。

2.背诵是手段。语文就是要“死记硬背”,小时候不背,难道等长大了记忆力衰退了再背吗?特别是诗歌、经典文章等等,更应该从小就背起来,因为汉语的节奏感在里面。

x

写文章好的人,懂得什么样的语言读起来舒服,怎样写可以把其中的音乐感、节奏感把控好。平时大量的阅读、大量的记忆非常重要,许多读到的内容,借过来借过去,就活了,东西越多越活。记忆力和创造性没有矛盾,创造性是怎么来的?因为看得多了、做得多了,会有自己的东西形成。

特别强调的是,先熟读再背诵。读就好好读,如果连普通话都没过关,还用着家乡方向读,或者说和念经一样,那干脆就别读。这里要强调一点,从狭义的文学角度说,古诗词是文学作品,给人以美的熏陶,在诵读的过程中要去欣赏、揣摩用字用词的艺术;大学、中庸、论语等,其实属于“经”的范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是教做人做事的道理,所以我会先把这些经典的内容和道理让孩子明白(比如说听讲解论语的音频和外围书籍,上篇文章推荐的孔子学堂、老子孟子庄子学堂等等),然后再去诵读,效果会更好,每天20分钟诵读足矣。
 

这套书把孔子、老子、庄子、孟子思想的精华、人格的魅力作了精彩呈现。以深刻的理解力以深刻的理解力与优美的文笔,使老庄的哲学思想、“道”的精神与“德”的内涵,在此情趣化,故事化了。《孟子学堂》通过孟子之口,讲述了与君王对话的故事逸闻。有趣的是,孟子思考的问题,在当代一点都不过时,这正是古代圣贤思想的穿越力。类似的书还有很多。

3.精读是必须。让孩子多读、精读、读透几篇典型的经典文章是很有帮助的,当然,这需要家长费心思找到符合孩子接受能力的经典,比如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匆匆),许地山的(落花生)、林清玄的(金刚糖)等,这些散文无论是结构上,还是叙事模式上,都具有典型性。每个月精读、细读一篇经典散文。接着,开始讲文章的结构,内在的联系,孩子因为太熟悉了,很容易理解和接受,文章的写作思路,也就此提炼出来。同时,可以给孩子找来结构类似的别的经典文章,给孩子再进行讲解。福楼拜当年教莫泊桑,也是如此呀。读书,必须要读懂结构。
 

诵读现代经典散文,还有一套特别好,但是书在家里,忘了叫什么名字,大概就是少年诵读经典美文、小学生名家文学读本。

4.作文是功底。作文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综合体。每一段有结构,每一块儿有结构,每一句有结构,小结构、中结构、大结构统一了才是完整的结构。换句话说,词句块段中心全部统一了,一致了,结构就完整了,作文就有力、有功夫了。一篇文章,出了表面的文字之美、思想之美外,更重要的是结构之美。

孩子们为什么写作文单调、单一、单薄呢?那是因为不会转换不同的角度,总是以一个角度来写东西。从对称出发,从小就养成多角度审视事物的习惯,一件事、一物体至少从两个角度来写,这样就丰满了。学写作文,重点要从结构上下功夫,好作文应该是结构取胜,思路清晰,表达有理。去了解文章结构,就是在肢解文章,就是在阅读文章。如何读书、如何背书、如何写好作文,究其根本,就是一个方法,从文章的结构思路入手。这样,读书、背书、写作就是一会事儿了。
 

非常作文讲得透彻,到位。

先写到这吧,语文和阅读这点事儿,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阅读、语感、数学思维、英语学习会抽空细说,一个一个来,一个一个写。

,我的微信sjr2012719,验证信息注明“小花生”,欢迎进群一起学习。

RIPRO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胡杨网 » 小学语文学习规划和方法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