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时间进行的大龄男娃古诗启蒙–160首古诗all in

小普娃一枚,古诗启蒙晚,从小一入学第一天开始,9月1日至次年5月底,历时8个多月我们利用碎片时间初步完成了75+80首古诗整本书背诵,终于闲下来发帖作一小结,纪念一段成长。这是平凡人家的一点小欢喜,牛蛙自行忽略哈。

一、无视国学启蒙的学前期           
本人对坊间各种噱头的国学启蒙风一直不感冒,自从孕期踏上绘本不归路一直乐而忘返,所以对《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之类从没做过引领。古诗也没教过,只买了一个《梁俊民谣诗教课》听着玩。那些日子我和儿子每天浸润在引进版绘本美丽而宽广的世界里,哈哈,儿子是个非常西化的娃儿。

(by the way 待背完整本书回顾一下自己研究来的古诗启蒙资源,还是觉得当初买的梁俊民谣非常不错,比婷婷诗教更耐听。

言归正传:直到儿子大班即将毕业的某一天,儿子的幼儿园小伙伴去我家玩,拿起我刚买的古诗书一口气能背50首。我才意识到因为我的偏见和偏执,儿子的古诗积累只有个位数(幼儿园教的几首)。审时度势,提上日程!  
 

二、古诗启蒙的初衷 

自认是个没有毅力没有恒心的懒人,但是当我非常看重一件事情时,我会咬牙坚持。比如,从一岁开始的亲子阅读直到七岁仍在进行。所以,古诗背诵也要坚持!日积月累,走复利路线!

我带孩子背古诗原因有三: 

1、接受中国古典文学熏陶,怡情养性。诗词里有名山大川、浩瀚历史,凝聚着人世间最饱满的情感,诗歌中的真善美能渗透到孩子的心里去,慢慢成就一个人的内涵与气质,更谦逊、更从容。

 2、功利一点来讲,学业相对轻松的低年级熟背古诗能为以后的学习减轻压力,增加自信。更重要的是学习古诗最贴切、最动人心魄的表达方式,为日后的学习、写作乃至个人成长作深厚的精神积淀。

3、7-14岁记忆力黄金阶段,形成自己的背诵节奏。有一次外出参加培训,听一位特级语文老师的讲座,他那一番“要练童子功”的劝勉深深吸引了我,至今铭记于心。个人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对学生的背诵效率之低深有感触。那些小和尚念经式的背诵,整个早读下来也记不住写不对一首诗,正是因为缺少了幼年时启蒙这一课,背诵能力的培养真的要在记忆黄金期抓起!

儿子是那种对某一方面越了解就越感兴趣的孩子,我一点也不担心他会因为一知半解就不再听课,刚上小学时我俩有过这样的聊天,“你这次数学得了满分,上课还听吗?”“听啊,我再听老师讲一遍,会掌握得更扎实”,从那时起我就知道,这个特别要好的高自尊孩子,提前喂一些知识不会适得其反。

三、碎片时间,每天一首   
我克制自己贪多不精的毛病,就以这一本绿色封面的古诗为主打,其他为辅,后面再讲。我那本已惨不忍睹,贴个体面的图吧:

我们是从儿子上小一的第一天早晨开始启动计划的,偶有中断。           

每天早晨老公送我们娘俩上学上班的路上,娘俩就翻开古诗读,短短四句不出5分钟就能熟读成诵。总之,我们佛系的古诗背诵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开始了,儿子发现5分钟就能背下一首诗,哇,真是了不起啦!

对于古诗背诵,我不主张逐字逐句给孩子解释,古诗的意境今人即使词穷也难以言说个中美的滋味。不过为了防止他写错别字,有些词语我会简单解释;很多时候是大人不放心,其实小孩子理解能力不可小觑。比如有一次职业病犯了,要追究儿子是不是懂了《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的“清”啥意思?“清澈啊。”“你咋知道的?”“妈妈你不是教过组词的方法吗?”那“为”呢?儿子想了一下:“因为”。

记得寒假网课时给初三孩子讲因果关系复句,我出了朱熹这两句诗做练习,居然很多孩子问我“老师,为何是因果关系?”这可能就是自然习得与被动记忆之间的差距吧?

再比如:诗歌背后的故事、诗人轶事我也会给孩子听,这里面可发挥的就太多了,比如儿子超爱的李白他不但诗写得清新飘逸,那剑法也是一流啊,这位傲娇的大才子还是孟浩然的超级真爱粉,“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讲讲李白和孟浩然结伴云游的故事,顺带把涉及到的古诗串一遍;讲孟浩然的时候除了大白话解释一下何为“田园诗”,还可以说道一番古人隐逸那些雅事:孟浩然与鹿门山,竹林七贤的魏晋风骨,陶渊明采菊南山(一说终南山一说庐山)……背到《送别》一诗时前后联系起来讲讲王维的辋川别业……让孩子知道任何一首诗都不是横空出世,一定与作者同时代的人,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相联系,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所倡导的“知人论世”理念。

有些文学知识我会当成通识知识给儿子讲,比如《长歌行》是一首汉乐府古诗,就给孩子讲讲汉乐府机构,采诗官啊等方面知识,最早的诗歌是用来唱的,现场发挥一首,孩子顿时喜笑颜开,不再对长诗“望而生畏”了……

如果是长诗,当天不要求背下来,读熟即可,就当是读着玩儿,效果往往超出预期,第一天读熟一般第二天就能背下来,儿子会很有成就感。背诵这回事,跟注意力有很大关系,作为一枚很小就能安安静静坐那里听你讲一个多小时故事的孩子来说,六七年来练就的注意力,背一首小诗很轻松的说。

我最初的想法是,先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地背一遍,第二遍再拓展。我一直认为他只是单纯背而已,直到有一次,一个下雨的早晨我们驱车经过一段公路,前几分钟还是阴云密布,待上了坡立刻晴空万里,儿子来了一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是啊,何曾相似的意境!原来这家伙懂得。我家是文理科组合,经常少不了“是文科还是理科对社会的贡献更大?”这种永无定论之争,儿子就会不紧不慢从中调停:“两科都重要。“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虽不太贴切,至少他想表达两者是不可或缺相互依存关系这一层意思是对的。

四、有效积累,有序进行           
虽说是碎片时间佛系背书,也要讲究点方法和效率是吧?在做了一点功课后,我决定开始用艾氏遗忘曲线。大半年坚持下来证明:非常!非常!有效!话说超长假期的末期,惊喜地发现越背越快,前面的基本不会忘!果然,有时最慢的方法,却是最快的捷径。           

做个excel表格,如下图,按照1天、3天…的时间节点记录下来:

每天先复习几首旧的,再背一首新的,如果一天都不间断每天七八首的样子,看上去压力好大啊,其实不然,因为有规律地回顾复习,旧诗很轻松被唤醒,孩子在此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激励着他兴致勃勃去背很多诗,渐入佳境。每坚持一段时间,儿子翻着古诗书很开心地总结:“哇,都背到80多页了,会越背越薄的……”至此初尝坚持的甜头。           
 

有时候哪天有事忘了背,或者路上想聊点别的,那就往后推迟一天呗,不用做到每天如此极致自律。 

五、顺便培养早读习惯吧!           
这样每天早晨背诗背到寒假,积累了约70首。当时儿子非常开心,我记在手机备忘录里华丽丽一个超长目录,看着就特“励志”。寒假计划着停止背新的,用一个月时间回顾复习。谁知遇到一个加长版寒假啊!复习完了再继续背!我真正在乎的是,不是背了多少,而是每天坚持做一件事并借此机会养成早读习惯,后者对孩子来说更有意义。 

 刚开始肯定要手把手陪着早读啊,这期间也常有小状况。比如娘俩都矫情了想体验一下慢生活;再就是即使按点起床了,人家洗漱完毕从卫生间走到房间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种种意外:被客厅柜子上的一幅画吸引住蹲下来画几笔,或者被一辆高铁“拦”住去路把玩一阵儿……这一磨蹭早读就没了。为此,我俩约法三章,“洗漱完抬起头仰着脸跑步进房间,试试能做到吗?”刚开始小家伙觉得新鲜好玩跑了几次,但还是会有意外发生。“洗漱五分钟,7:30赶到房间!”再跟时间赛跑玩一阵儿。只要克服掉赖被窝的习惯或躺着听英语歌曲儿一首首没完没了的毛病,就能在习惯的牵引下万无一失赶到书桌前,如今总算成了习惯。 

背到整本书还剩七八首的时候,初中开始复课,我要上班了。我根据艾氏遗忘曲线把每天早读的任务放在书桌上,儿子会按照我之前的要求按部就班完成。我每天回家问问,使劲儿表扬一番就可以了。

儿子特别听话,会按照我的要求先看着标题背一遍,再打开书指读三遍(为让听觉型小娃增加识字量),如果第一遍记不住的某一首诗,接下来再背一遍巩固。  

六、背古诗立体化           
当然,我们也不停留于只会背这首诗本身。背完了就只是为了考试时会填空,得到语文试卷上古诗默写那8分。我向来摒弃这种学法。           

每一首诗都是有生命有温度的,是作者思想和情感的结晶。带着敬畏和欣赏来读和背,如此,既不辜负时光,更不负诗。           

假期里没有上班时10分钟车程的限制,在家氛围也轻松悠闲,背诗的时间也就由5分钟延长到10分甚至20分钟。           

在娘俩不断探讨中,古诗的背诵也越来越立体化。不再是书上的四行字。简要分享几点做法:           
1、其实从刚开始背诵开始,就引导孩子想象一幅画进行记忆。那时在车上苦于条件限制不能写写画画,现在好了。正好儿子喜欢画画,就根据对古诗的理解进行配图。相对于我们尝试过的思维导图,更喜欢这种古诗配图,儿子画了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我在学校懒得翻找,手机里翻出个《村居》 :

2、信手拈来的一些即兴小拓展            

比如,《送元二使安西》,会跟儿子聊聊这首诗的内容,将“送别诗”的概念渗透给他。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这样的常规写法,这么大的孩子也能听懂。古人为何这么郑重地对待离别?讲讲背景。古时候交通不便,一去不知何日,再见不知何年,再加上通信交通种种不便,和“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无奈,所以说到离别总是让人黯然神伤,灞桥折条柳枝,阳光敬一杯酒……          

还可以顺势再拓展几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送友人》《送别》……将之前照目录背诵的无序的诗文用这个主题串一下。           

这个部分操作起来非常灵活,内容很随机,取决于背景知识的丰富程度,可以说丰俭由人。古诗背景故事储备不足的可以参考王芳《最好的方法读唐诗》。有时简单交代几句,有的诗歌经典到可以做个小手工制作成flapbook。这样探讨的最大意义就是孩子不会单调地学习,就诗论诗,而是潜移默化中学会多种学习方式,对“学习”这回事兴致盎然。     

古诗启蒙方面如果父母也愿意深入学习,无论是对自身还是对孩子都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这里强烈推荐大家去听郦波老师解读古诗词—喜马拉雅“何当共读香芸帙,最是诗情画意时”——郦波老师“一生不可错过的唯美诗词”。最初是在诗词大会上被沧溟先生儒雅的学者派头,十足的江南才子味道所深深吸引。唯美这个专辑精选100首古诗,以先生独特的“知人论诗、知人论事、知人论史”视角,采用比较、拓展、旁征博引等方式,结合历史背景全方位介绍诗人及诗作,让每一首诗或词都不单单是诗或词本身,不仅有知识情感方面的熏陶,同时具有非常强烈的美学冲击力。从解读古诗词可以深刻体会郦老师对古诗词的用情至深和严谨治学的匠人境界,比如听他讲李清照《自由之精神,独立精神之成长》禁不住就湿了眼眶,如遇知己。

我曾着迷到躺在沙滩上一听一上午,戴着耳机听到走火入迷进错楼门,做饭只想煮面但是只加水忘放面,炒菜时差点烧掉锅底……

3、与思泉大语文古诗小视频相结合           
 我不是很赞成将诗歌内容进行先入为主的支离破碎的解读,更希望孩子最初通过自己的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先有自己的解读。所以通常在复习巩固环节再看视频。

思泉的小视频制作非常精良,语言浅显幽默,最精华的部分是对诗歌背景的挖掘和呈现,深入浅出,能引导孩子将诗歌放在那个具体时代背景下来理解。这个系列都是圆润可人的卡通动画形象,采用拟人手法进行叙事,讲述隔着遥远的故事也显得特别亲切又有代入感。

4、用《笑背古诗:漫画版》做调剂    

该系列按照诗人篇,技法篇,常识篇,文化分为四个主题,用800多张漫画解读小学生必学的、必背的和会考到的古诗。            
 

形式活泼幽默:           

比如,介绍苏轼的诗歌作品,还会介绍苏轼“吃货”的一面,名垂千古的文坛巨擘原来也是活生生的人啊,非常亲切和接地气。           
孩子看了,顿时跟《凯叔讲历史》关于苏轼的一讲联系起来,苏家子瞻和子由兄弟情深令人动容……由此全面认识苏轼,一位乐观昂扬懂生活又至情至性的人。           

5、古诗与地理相结合           
 

几乎每首古诗都有一个历史故事,那么,故事的舞台无疑就是地理了。最初孩子在喜马拉雅上听《吴有用唐朝上学记》,迷上了潇洒超脱仗剑走天涯踏遍祖国大好河山的青莲居士。儿子喜爱旅行,很羡慕李白足迹遍天下的洒脱和自由,我就引导他看地图,“咱们找找看李白都去了哪些地方?”“你知道李白很喜欢的敬亭山在哪里吗?”娘俩就在地图上找,再翻翻《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的介绍,非常直观!

从小读古诗的孩子,很多诗歌会渐渐融入他们的精神世界,随着成长阅历的丰富,会越发觉得每一首古诗都是旧相识,长大后每一次旅行,都似故地重游,那是与诗人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

在读完《杜甫传》《李白传》之后,我有强烈的念头着手按照历史线整理古诗,从李杜开始再拓展到其他。先不挖坑了,怕完不成。

完成整本古诗后会再拓展一些个人喜爱的诗词,儿子已明显表现出对宋词的厚爱。前两天狂风暴雨️,儿子在车上就作了一首词《五月十八日风雨大作》,仿了陆游的题目,还想学着李清照作词。儿子喜爱李清照,老母亲崇拜李煜,这样的娘俩口味,哈哈哈……   

好了,碎碎念模式的古诗启蒙先告一段落。计划着二上背小古文,个人很喜欢古文,都等不及啦。等找时间再回炉古诗词,到那时再换个姿势走进古诗词的世界。 
 

RIPRO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胡杨网 » 碎片时间进行的大龄男娃古诗启蒙–160首古诗all in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