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阅读模式及精读书目选择(小学篇)

      感谢小花生平台,让我找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花友,我们一起交流、一起探讨、一起进步,好不热闹:)如果你也想加入我们的群,可以加我的微信sjr2012719,让我们共同探讨语文学习,共同成长吧。

      群里许多妈妈咨询阅读问题,我请来了我的好朋友李教授来聊聊阅读模式及精读书目选择(小学篇),以下是讲座实录。

讲座主题

       一、泛读、听读、精读各有所长

      何为“精读”?就这个概念掉书袋是没意思的。不如简单点,“精读”大概可以解释为精致的阅读。精致,又可以解释为有一定水平的阅读。这种水平,集中体现在阅读文字的逻辑性、推断情节的合理性、还有分析问题的条理性。这三个方面,既是阅读的能力,也是生活和工作中必须的一种思维。 

      何为“泛读”?就是广泛的阅读(这个解释“真丑”,但是我觉得特实在)。人的阅读速度有限,作为学生,时间更是紧张宝贵。泛读通常是建立在较快阅读速度的基础上的,没有速度,孩子的时间基本做不到泛读。怎么获得速度?抛开牛娃不谈,大部分孩子的泛读是以情节、事件的阅读为主的,有时有我们戏称“追剧式”阅读。他们像我们看电视剧时不时快进一下一样,遇到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和事件,就多看一会儿,而遇到自己读不懂或者不感兴趣的部分,就快进过去。这样的阅读带给孩子较大的阅读愉悦感,一本书呼啦啦地翻下来,跳到眼睛里的,都是自己觉得好玩的部分。这些部分给孩子印象深刻,甚至让孩子津津乐道。

      在阅读中找到乐趣是很重要的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

      1.大量吸纳知识,眼界开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眼界开阔确实很重要(但不是唯一);

      2.阅读体验愉快,有效释放压力;

      3.积累到一定程度,知识自己会交叉、融合、碰撞、启发。

      但是泛读的不足我想大家自己也都有体会,我自己也有体会,就是:

      1.过于追求阅读体验,可能会忽略阅读思考,特别是作者的细节伏笔,而这种伏笔又是非常重要的;

      2.对写作的帮助恐怕有限,造成书读的多,输入的多,结果输出少很少。然而泛读是非常重要的,阅读的愉快体验如果能够保持成习惯,那么在孩子的精神世界,就会逐渐塑造出一个强悍的情感空间,这是一生的财富,他们会像女娲当年的补天石一样,帮助孩子弥合现实世界带来的创口,甚至成为精神世界的强大支柱之一。现实生活的见识和书籍泛读的思想引导,一直都是相得益彰的这是泛读。

      还有一种阅读,大概大家都在做,宝妈也和我探讨过这个问题,我姑且叫它“听读”,通过听的方式来阅读。我说简单点,我们小时候听的评书,现在各种以“听”为主题的app,都打着阅读的旗帜推出各种文化栏目,这些都属于听读的形式。孩子通过听,来完成对历史、文化、文学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学习。这种方式我本人是持保守态度的。如果以这个代替或者部分代替,或者你心里侥幸觉得代替一下学习,那么还是要慎重听,主要是指机器与人之间,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被动式灌输,几乎是纯被动,电子媒体里传出来的声音,直接引导你这么想,这么答,这么理解,整个过程都是有计划的安排。知识性有了,思考型被泯灭了。所谓的问题,不过是另一个人自问自答,既没有激发孩子发现问题的意识,也很难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有些孩子思考的习惯已经养成,他们已经化身十万个为什么,那样可能不符合我上面说的话,那可以另情考虑。但是大部分孩子,大概是纯被动接受状态在媒体中发声的人,即使有所谓的问题,不过是另一个人自问自答,既没有激发孩子发现问题的意识,也很难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自始至终在听另一个人说“……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是“……样的”,那么我们要的逻辑性、推断能力、分析能力,基本都没有得到提高。所以,听读,可以作为休闲,和学习大概关系是很远的。

      我小时候听评书,很开心,和有趣,但是在我后期的学习中,特别是硕士和博士阶段,对上述三种能力并没有什么帮助,但是他无疑引起了我对文化、文学的兴趣,这个是不能泯灭的功劳,所以说,没有无用的学习,作为休闲,开拓兴趣,听读也是没问题的。

      最后一种就是今天的主要话题关键词,精读精读,精致阅读。这里的精致,是说思维要精致,而不是我拿着书,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丢一个字,仿佛丢了全世界。这是把书读死了。这种患得患失的阅读,没有速度,也不会有阅读愉快体验。思维的精致我认为是一种能力,和寻找切入点的敏感性,是说,在复杂的文字中,能够庖丁解牛一样,发现情节的衔接点,推测故事的发展趋势,分析人物的形象和性格,最终达到一种共鸣的审美体验,通过阅读,达到“读万卷书,仿佛行万里路”的感觉。我这只说是达到这种感觉,没说达到这种效果,因为读书永远代替补了行路,这里的行路也不是说旅游,是指生活体验,你可以没去过别的城市,但是你要有生活体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这句话),这就是行路的一种,就是全身心的体验三种阅读方式,我认为我身边的人都在实践着。

      二、为什么要精读

      接下来我说功利点,精读,图什么?我们希望孩子精读,作为学生家长,希望的我想大概就是两点:1.提高分数;2.加深理解力。      

      我们就从这两点说精读。至于素质,这个读书不能绝对解决,读书又多人品又差的人,历史上不乏其人,这是个宏大的哲学命题。我们还是说点功利的分数和理解力好了。精读其实很难有非常固定的模式,我粗粗思考了一下,觉得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集合学校教育和应试,他们的精读应该至少注意一下几个方面,这是注意事项,但不是绝对,因为每一本书于有每一本书的特点,不然也不会叫做名著,而正是这些特点的差异,使书籍能够开拓我们的心灵、思想。

      关于这两点,我认为要在阅读的时候做到以下几点:

      1. 景物描写、人物语言、外貌描写、环境描写,这些都不能跳跃过去。不幸的是,这些文字大多数和情节的结合度不那么明显,很多孩子恰好喜欢跳过去,越跳越开心,因为情节越来越流畅。

      2.大段冗长的修辞描写,必须阅读,这是作者自己都引以为豪的地方。比如在《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里面,作者通过两片叶子的对话,整整3页,描写了冬天的到来,这种文笔,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是令人惊叹的,冬天还可以在两片树叶的对话中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两片叶子,竟然说了3页的话,还让人觉得不罗嗦。然而因为没有情节,所以孩子们可能就翻过去了。因为这一章,从情节的衔接上,其实就最后一句话有用,“冬天就这样到了”。3.关注人物性格的变化。离开了对“人” 的关注,其实文学不存在了。如果有什么比宇宙更神秘,那大概就是人心了。伟大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将人性的变化描写得入木三分。儿童文学名著的人物性格变化较为明显,而高年级的名著在人性描写方面更是力透纸背。精读的时候,对人性的变化不能放过。重要的事,这是考试的重点之一。最后一点,特别重要,就是关于精读和设置问题4.问题要甩,但是不是用问题轰炸孩子。是要引导孩子发现人物、事件的变化、不同、矛盾、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怎么解决或理解。比如《绿野仙踪》,这部名著,大概适合二三年级孩子阅读,你要是不停的甩“稻草人是怎么扎成的、多萝西是怎么到的奥兹国……”这种推进式的问题固然可以帮助你检验孩子的阅读细致度,但是他们既简单,又不带有思考性,只要从原文中稍微一回顾,就能找到答案,这种问题,不容易培养多元化和辨证化的思考能力,只能说在查找细节上多了一些训练,他的作用不会比几套练习题更大。偶尔甩几个,抽查一下,就好了,通篇狂轰滥炸,换谁谁也烦。

       三、精读书目和泛读书目的区别

      我先说说,作为阅读,精读的书目和泛读的书目其实应该有区别。泛读的书目是为了拓展视野,释放压力,提高审美格调等目的买的,比较好买,孩子感兴趣的,天文、地理、科技、生物、文学、历史甚至漫画、杂志,内容健康,知识丰富的,都可以买,随便读。简单点说,新华书店敢卖的数,大概都符合开卷有益的标准。网上这类推荐的文章比比皆是,各个学校假期也经常有推荐,我想不必多说。精读的书不大一样。我们做精读其实比泛读要费劲许多,甚至需要鼓起一点勇气,牺牲一点时间,我们是为了提高理解力,提高分数,提升写作能力买的,精读的书不需要很多,但是这些书因为是要带着思辨去阅读的,所以它的要求大概更高一点,而且应该集中在文学名著方面,它最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有一点趣,不必非常有趣。对于大人孩子都一样,再好的书,读不下去也没用。《约翰·克里斯朵夫》好,《神曲》好,几个小学生能读?

      2.篇幅最好在15万字左右(一年级还要再少一些,8-12万字就挺好),超过20万字,不建议精读。即使精读,也不建议通篇阅读。时间有限,耐心有限。字数标准肯定是不绝对的,因人而异。

      3.1年2-4本精读,我认为就了不起。精读不是数钞票,精读要勾画,要思考,要学习模仿人家的手笔,要做的事太多,读不了很多。精读做好了,1本其实也挺够。

      4.通常好朋友让我推荐书目,我建议以国外名著和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为精读书籍的选择范围。也许有个人偏见,也许是我阅读量少,但我目前阅读感受是,国内作家的作品,90年代以后的,适合1-6年级学生用作精读的书,太少了。问题就在,语言比较粗糙,人物形象和性格设定比较大线条,情节上喜欢低估小读者的智商。曹文轩的书我读过几本,别的不敢妄议,但是《草房子》确实写的不错,中国诗化小说、诗意叙事的美学风格,在这本书里延续起来了,他的别的书,大概很难赶上这部巅峰之作吧。不必因为一个作家的一部作品好,就去阅读他所有作品。又不是中文系搞研究。能够被称为代表作的,大体都是精挑细选的,所以《草房子》还真是不错的。

       四、精读书目斗胆推荐

      我多少看过一些目前对网上推荐的各种小学生必读书单,有些书我小时候也阅读过,现在有孩子了,再读起来,别有风味,当然,也“别有用心”我有一个猜想,就是推荐人大概没有完全阅读过那些书不然不会有书单在一年级推荐《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部书20万字,读简写本,你错过太多优美的环境描写和人物性格发展的细腻侧面,读全本,1年级,20万字,家长读也得吐点血,至于期间穿插的诸多北欧神话来解释瑞典的诸多城市,更是读起来让人要么听得索然无味,要么听得一头雾水。

      还有推荐二年级读《夜莺与玫瑰》,推荐人确定觉得这个充满了精神爱情和哲理的故事,或者王尔德名气太大了。可是这个书适合二、三年级孩子读么?难道读完了就是为了问一些“花园里有几种颜色的玫瑰花、玫瑰花的花心怎么才能变红”这种没营养的问题?这种问题,随便一些简单的文字都能训练查找原文的能力,何必费劲读王尔德的作品。宝妈说跟大家说说精读书单,这个任务太重,又因人而异,我觉得我无法胜任。书太多了,读不完,即使进了中文系,连文学史上的书目推荐都很难读完。所以如果非要推荐,我只能说斗胆就目前各大网红书单上给出的必读书目、推荐书目中选择一两本。作为精读,我认为不宜数量过多,一学期能够完成1-2本其实就很好,再多了,恐怕会本末倒置。

      1年级,较长的绘本故事可以做精读,比如《爷爷一定有办法》、《小房子》、《让路给小鸭子》、《想看海的青蛙》这类长一些,情节有一点转折的绘本故事,这些如果没有问题,可以读一读《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挺好的,但是我周围读它的人貌似不多)、《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

      2年级,其实这个时候孩子依然对绘本感兴趣,但是作为精读,绘本无论如何是有些简单了,他们的理解力和表达力,再去深挖绘本,只能剑走偏锋了,问一些形而上的问题,那就是欺负小孩儿了。2年级这个阶段建议可以选择历险类或同龄生活的长篇作为精读,《绿野仙踪》、《借东西的小人》、《夏洛的网》、《安徒生童话》。《安徒生童话》故事很多,比较出名的有《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除了这些,安徒生童话其他故事语言也非常出色,情感柔和饱满,在文学性上远胜过收集加工而成的《格林童话》(此书个人认为不宜精读)。

      3年级,认字挺多了,如果一直在保持阅读的习惯,在阅读长篇小说方面应该有较好的能力了。建议《草房子》、《窗边的小豆豆》、《尼尔斯骑鹅旅行》、《爱的教育》、《绿山墙的安妮》。这里面《窗边的小豆豆》大概很多人1、2年级就“听读”过,但是听读和阅读不一样,这本书的故事新奇,语言保持了日本作家一贯的精致风格,是难得的精读好书,如果自主阅读大概3年级更合适,更能发现和体会语言、修辞的优美,而不是仅仅看看巴学园的稀奇古怪。

      4年级,可以叫大孩子、高年级的学生了,可以读读世界名著,通俗一些就好。《雾都孤儿》、《鲁滨逊漂流记》、《基督山伯爵》、《草房子》

      这些书文笔优美,情节流畅,又富于昂扬的情感。对提高理解力,提升写作能力,树立积极的昂扬的生活姿态来说,这些名著远远胜于那些动辄需要调动巨大文化历史知识的名著(比如《包法利夫人》、《人间喜剧》、《神曲》、《唐·吉可德》)莎士比亚的作品大概《仲夏夜之梦》比《哈姆雷特》更适合孩子。精读的目的确定了,选择作品,就不会太纠结文学史的排名了。

      5年级,精读的书在主要还是在内容上应该略有一些不同,比如他们可以理解一些高级的幽默,而不是坏人倒霉、美梦成真、努力一定有回报这类简单直接的情感体验。这时候的精读书,真的是要引导孩子思考人生的多样性,生活的各种可能性,如果能够读书会心一笑或者对某个描写深深的不忍,那这本书大概更能让孩子印象深刻。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老舍作品的语言我不用多说,中国语言大师的位置肯定要给老舍一席之地的),《苏菲的世界》、《城南旧事》。是不是发现中国现代作品多起来了,因为孩子到这个时候,对中国抗战历史大概多少有一点了解了,有这点点了解,就够支持他们阅读一下中国风的故事了。

      6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各种书其实都可以读了,阅读差距拉开的也比较大了。个人建议,《简·爱》、《呼兰河传》、《童年》(高尔基的这部作品其实是不可多得的精读书,俄罗斯这篇雪原的坚韧和洁净都被描写的很好,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人物塑造和人生观传递,都挺好的,比《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明显适合学生阅读)。《呼啸山庄》、沈从文的《边城》,都适合。

      以上这些书仅仅是建立在精读的目的上选择的,并不是小学生阅读指南,阅读的范围远远比这个要广泛,希望不会引起误会。思考的比较粗糙,话题也比较大,希望没有耽误大家的时间。谢谢。

RIPRO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胡杨网 » 谈谈阅读模式及精读书目选择(小学篇)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